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波罗的海,电缆断裂!
川普的成长秘辛:家庭和大学如何塑造一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总统
萝莉岛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真相,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恐怖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冬聚億方论文理 漫步京华叹古今——菁莪伙伴北京聚会
Original
菁莪计划
菁莪计划
2022-06-29
秋去冬来,寒暑交替,中秋时节西湖夜话记忆犹新,立冬之际菁莪伙伴又相聚京城,坐而论道,且起而行之。
11月16日乃是论道日,当日主题既有今年大热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随机对照试验”在扶贫领
域的应用
,也包括与“程序猿反抗996”密切相关的互联网企业工作压力机制及变迁,还讨论了频频引发关注的城乡留守儿童相关研究与问题。
“随机干预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作为起源于医学、农学的一种研究工具,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到发展经济学中,用微观实验推动了经济学的变革,对于世界各地的扶贫、教育变革和政策制定也提供了参考依据。
RCT以最具内部有效性的评估方法理论上可以得到项目影响的无偏结果,被称为影响评估的“黄金准则”。
近年来,基于RCT的评估结果在政策制定和学术论文发表上呼声越来越高。
然而,该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范畴在学术和实务领域、理论和操作层面均存在许多争议。首先,RCT的使用有条件,包括伦理、项目成熟度、样本量等条件的约束使得并不是总能实施RCT。事实上,准实验方法
[1]
(工具变量法、断点回归法、匹配法、多期差分等;
[1]广义上来讲,RCT和其他准实验方法都是工具变量法。
)在政策评估中也有广泛应用。其次,RCT的研究外部有效性(对特定样本的评估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广到其他样本)受到许多挑战,这一点在针对大规模人群的政策或项目设计中更为突出。回到初心——评估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和规模推广而开展的。再者,作为一种评估能被准确界定和描述的政策的研究方法,对宏大课题和复杂系统问题的解释也力有不逮。菁莪伙伴白钰为介绍该研究方法准备了丰富的资料,周文华和郭婷则介绍了相关的研究论文,以及中国贫困问题的一些要点和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贫困及扶贫成就的研究。伙伴们据此讨论了这一研究方法对于自己研究的启发,以及中国的公益组织很难开展“随机干预实验”——该方法虽然是微观的社会实验,但所需要的样本量和对研究方法的设计要求相对于国内的公益组织来说,仍然偏高,大多数组织难以承担。
伙伴梁萌在互联网劳动研究领域深耕多年,近期新作《加班——互联网企业的工作压力机制及变迁》出版,她以某互联网企业为例,详细介绍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如何组织其劳动安排,如何在这种组织模式中建立起互联网从业者(也就是程序猿们)的文化资本与自信,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产品类型变化,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叠加,致使互联网从业者压力机制发生变化——他们失去了曾经引以为傲的文化,因而集体“反抗996”的历程。
伙伴们也延伸讨论了是否有可能缓解这种压力机制,以及,为什么“程序猿反抗996”?
为什么外卖员、滴滴司机、便利店店员不抱怨996?
这些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城乡留守儿童的研究介绍与讨论环节,伙伴魏佳羽介绍了中国义务教育的问题全景,如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和乡村的儿童分布和实际分布的差异,镇区留守儿童项目的问题与意义等。
卢玮静则介绍了流动人口的子女结构,如流动儿童、城镇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
她也指出,乡村的孩子普遍都需要帮助,单把留守儿童拎出来,会出现标签化的问题,有些公益项目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在事实上造成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的身份割裂。
伙伴们讨论认为,留守和流动是中国教育三十年来最重要的问题,而中国教育大多都在回应认知的发展需求,不回应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情感的发展需求,教育需要变革,公益组织也需要更强调父母的参与,父母的一点作用,很可能远胜于外部组织能做到的补偿机制。
11月17日,多位菁莪伙伴来到正阳门,带着昨天的思考,虽然今天主题是北京老巷子徒步,但在今天在13.5公里的徒步路上,继续激荡思维着。
在煤市街的两侧,是经典的老北京的巷子,一开始我们看介绍,说到这曾经是京剧大家落户地,我们还经过了德云社,坐了铛铛车。
吃了老北京烧卖,赏了不少墙壁旧画,快速徒步到牛市吃牛肉。
在放松的机会,依然碰撞出一些议题的讨论和思考,以下仅列举一小部分。
首先是历史的讨论,文华和梁萌谈到了《北京法源寺》一书,此书原来是很多人对历史的启蒙之作,人的成长,可能就在这些年轻时候的某些书里边。
这初冬的北京带点点寒意,当历史回到130年前,当年的戊戌六君子行刑前,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呢,这是《北京法源寺》一书探讨的,我们当下的生活,虽然压力的确不少,但感谢国家太平,这都是好几代人努力换来的,更需要我们珍惜。
接着谈到汪婷和梁萌还有佳羽都谈到老城改造,我们看到这些巷子里边年轻人少,老年人多,我们谈到一些关于当地居民的困境。
当我们在谈论另一个群体的时候,我们会理所当然想他们有哪些优势和困境,然而我们终非他们。
文华认为,其实一个群体终非可以完全理解另一个群体的,我们不要低估这些鸿沟,但是不理解,依然需要尊重,这个是很重要的。
关于尊重,关于理解,关于融合,这是很多菁莪伙伴一辈子的奋斗议题吧。
最后谈到家庭,有伙伴说到孩子上培训班的事情,又谈到另外一位伙伴的华德福上学的娃。
家庭是什么,家庭和事业一定矛盾吗,家庭和自我一定冲突吗,真的不好判定,但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扮演一些角色吧。
或者儿子,先生,父亲,或其他,跳开社会学理论,文华认为这是自然进化所决定,并认为我们应该愉快的去扮演这些角色(请注意前边有“或其他”一词,这里具有多元性),因为这些角色多是上苍赐予的,你遇到的那个人,你的父母,你的孩子,我们很多时候都决定不了,但这就是现实,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
在扮演这些角色的同时,去实现自我,这就是美满的人生吧,不在结果在过程。
两天饱满的行程就这样结束了,有了思维激荡的学术报告,还有穿越北京老城的思考,这些碰撞激励着每一个菁莪伙伴,在未来在各自领域砥砺前行。
如题目所言:
冬聚億方论文理,漫步京华叹古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